扬科维奇对本土非亚运年龄段球员不了解,他选人过程必然充分听取了中方教练组的建议。他可以提供一个战术思路,然后中方团队大概选一个范围,最后他再进行甄选。当年佩兰、里皮的第一期名单也有一定争议,后来都会慢慢调整,因此不必过度关注。
前锋:共8名球员,其中2人是铁主力,高其他人一档,分别是中锋艾克森,右边锋武磊。
(资料图)
谭龙作为东亚杯应急踢的中锋表现及格,本期继续友情入选,估计当一个替补轮换,协助传帮带。谢鹏飞虽然是左脚将,但他在俱乐部更多打右边锋,预计作为武磊的替补。刘彬彬国家队经验丰富,速度快,能左能右,属于下半场的后手牌。从未来发展考虑,首发左边锋很可能从韦世豪、林良铭、陈蒲三人之间产生,参照杨科独宠方昊,能抢能突能过能射的林良铭有望受重用。
中场:共8名球员,最大看点是没有前腰或者组织型中场,不强调中场控制,那种能带球能控球的球员如张稀哲、金敬道、严鼎皓、高天意、蒿俊闵、段刘愚一个没召。分两部分解读。
一是后腰4人,都是作风硬朗的类型。吴曦、徐新是上一届的主力,王上源也是常客,2022赛季表现出色。杨科可能考虑要加一个身体对抗能力强,有防守的后腰,所以选拔了何超。就看王上源能否对主力位置发起冲击了,徐新球风偏懒散,有可能被王上源顶掉。个人觉得,吴曦虽然不错,但毕竟年纪大了,现在打后腰有点吃力了,无论攻防都走下滑通道,培养徐新+王上源这种身体对抗绝对可以的,更实在。
二是边翼卫4人。刘洋、李帅都是左脚将,邓涵文是右路,孙国文能左能右(有点像王燊超)。进攻的重心就是这里,突出奔跑能力,防守落位当边后卫用,进攻当边前卫用,要求身体速度俱佳。思路有点像佩兰,不强调主动权,就是拼、抗。这里谁都没有高一档,可能邓涵文的状态更好些。李帅的入选有点迷惑,毕竟比赛踢的少,但身体素质绝对是过硬的(外教的喜好很难捉摸,有可能变成黑马球员)。
后卫:共5名球员,也有2人是铁主力,高其他人一档,分别是拖后中卫蒋光太,右中卫张琳芃。
刘奕鸣身体条件出色,但实力有限,更多作为替补的居中中卫使用。老将任航和李昂竞争主力左中卫,李昂惯用左脚有优势,还可以发一发任意球,任航能左能右,适合替补左/右中卫,战术回旋的余地更大些。值得一提这5人都以身体对抗性强闻名,高瘦型的魏震落选。
守门员:共3名球员,延续了里皮二期、李铁、李霄鹏的思路,求稳为主。
简评:这种打法其实适合中国队,我们球员身体和速度在亚洲都有的打,只是心态、阅读比赛的能力不行,用主动的打法还容易崩盘,反而不如这种防守反击更实用。
标签:
02-28 15:39:59
02-28 13:40:49
02-28 11:58:47
02-28 11:35:09
02-28 10:05:06
02-28 08:04:09